東補補、西補補,養育寶寶所需要的營養,其實從孕期就開始了!以下所介紹的營養素,只要與平常吃的建議攝取量一樣就可以了!過多過少對寶寶其實都不好,不用因為是孕媽咪或哺乳媽咪就增加攝取唷。
根據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-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」建議(以下簡稱DRIs),維生素D、維生素K、鈣、磷、氟與同年紀同性別未懷孕的女生相同即可。
維生素D不足,寶寶有較高的機會發生胎兒生長過小、低血鈣症、高副甲狀腺素血症及牙齒琺瑯質不全等等症狀;維生素D過量則可能發生高血鈣症,所以適量即可。也可每天曬太陽幫助維生素D合成。
維生素K富含於多種食物當中,所以缺乏症很少見。但若長期缺乏仍然會危害健康。維生素K可以幫助傷口癒合、正常凝血、加強骨骼、幫助血液中的鈣質成為骨質,所以有「凝血功臣」及「骨質水泥工」的稱號。
孕媽咪缺乏維生素K時,可能發生凝血困難的狀況。醫生也會建議一出生的寶寶施打維生素K營養針來幫助凝血,減少「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」的發生。
若孕媽咪缺鈣,可能導致新生兒骨密度較低。孕期除了時常腳抽筋外,日後也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。可以多食用含鈣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品,也可補充維生素C或維生素D來促進鈣質的吸收。
鈣磷比例很重要。適當的磷可以協助鈣幫助骨骼及牙齒的生長,過量的磷卻會開始造成鈣質的流失、過少的磷也會造成骨骼鈣化不全。喜歡加工食品、飲食不均衡者要多加留意磷的過量攝取唷。
氟化物可幫助齲齒的預防、琺瑯質的修復、促進骨骼的造骨作用。但孕婦攝取過多的氟會使胎兒腦內造成傷害。故孕媽咪不要過度攝入氟化物,但適量的氟是可以好好幫助牙齒與骨骼的唷! 切忌因為孕吐嚴重而不好好刷牙、照顧牙齒呀。
上述的營養素只要配合好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,通常不會有缺乏的問題,所以孕媽咪也不用擔心給不了寶寶好的營養而備感壓力唷!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,大多數國人都有缺乏鈣的問題,所以孕媽咪如果也是缺鈣一族,可以考慮使用保健食品的方式做補充。孕育生命的過程即使辛苦也伴隨著幸福,不僅要給寶寶最好的,更要照顧好媽媽的身體健康,一起陪同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!